你的善意,也許一個微笑就足夠了
問候是與他人溝通最簡單的行為方式,目的和內涵是一致的:表達尊重和善意。表達強烈一些就是登門拜訪,其次是通信往來,最隨意的就是每次碰面時的一個招呼,隨意到不過是隨風而逝的一個點頭兒,或一個微笑。
問候對一個人有多大的作用?它會給得到問候的人這一天多一些溫暖,多一些快樂,因為這問候所帶來的尊重和善意。有時,一句問候甚至能夠擁有挽救生命的力量。
先聽一個別人的故事。2012年春天,挪威一位食品加工廠工人在下班前進冷庫檢查,一不小心順手帶上了冷庫門。而密閉、厚重的冷庫門只能從外面開啟,穿著薄薄工服的工人被鎖死在冰冷的空間,與凍肉制品相依為伴。無論他怎樣敲打、呼救,外面都聽不到任何動靜。在死亡邊緣拼命掙扎了一氣,這位不幸的工人在絕望中昏倒在地上。
奇跡往往發生在絕望之際。5個多小時后,冷庫門被突然打開,一名工廠保安闖進來解救了他。嘖嘖稱奇之時,人們問這名保安:“你怎么會想起來進冷庫,那兒跟你的工作啥關系也沒有啊?”保安的回答令所有人都感慨不已、唏噓不已:“我在這兒當保安33年了,每天幾百人從我面前進進出出,他是唯一每天上班跟我問好、下班跟我道別的人,其他人對我都像看不見的樣子。今天他進門時跟我說過‘你好’,但我一直沒有聽到他跟我說‘明天見’!
眾人還在唏噓之際,保安頓了一頓又說了一番話:“我每天都在等待這樣一聲‘你好’,‘早上好’,‘再見’或者‘明天見’。我記得他今天還沒跟我道別,就猜想他應該在這廠子的某個地方。所以我開始尋找,一直到最后一個地方,終于把他找到了!
問候的力量,有時候大到我們難以想象!
再聽一個親歷的故事。多年以前,在電臺做夜檔節目的一個晚上,剛出直播間,遇到從一個又瘦又小又疲憊又落寞的中年男人,專程從羊圈子輾轉而來,失魂落魄卻又迫不及待地向我講述他的不幸遭遇:被老婆趕出家門并被其伙同情夫屢次暴打,等等等等。間雜其中,多次發出絕命信息:當他的苦楚和絕望得到完全傾吐之后,就會立即告別這個讓他悲傷欲絕的世界……
我的天!搞沒搞錯?我只有27歲,只是一個在電臺炒夜的,不敢、也不能,承受關于生死這一這無法承受之重的問題。我安慰他稍等,等夜檔節目負責人李禾大哥下節目,會更懂他的心曲。少頃,寬厚平靜的李禾與他雙手緊握時,落魄男突然間嚎啕大哭、泣不成聲。還好,還好,好在我先在導播間給了李禾大哥一個提前量!兩個小時的悲情傾訴,一直到他已經說得精疲力竭之后,已是午夜時分。李禾輕輕說了句:“不管明天怎樣,今天先睡個好覺!彪S后帶他住進了一旁的電力賓館,簽了字,當押金。臨別時李禾輕聲向他告別:“好好睡,明早我們找你吃飯。再見!
回家的路上,我們憂心忡忡的互遞疑問:“明天這個家伙會怎么個情況?”李禾苦笑了一聲說,估計會緩一緩,真要是掛了,我們也算盡心盡力了!
第二天一早,當我們再去賓館找他時,人已經不在了。他自己結了宿費,在前臺留了一張字條,簡單的兩行字:“我得趕回去上班。和你們說完了,我覺得輕快多了。我也沒想到,你們是這么好心的人,世上還是有好人。有緣再見!
我和李禾相視無言:其實我們只是幾句問候,甚至沒有來得及“做思想工作”,他就“重生”了?!我更愿意相信的是,不是因為我們的語言,而是因為李禾臉上那淡定的善意,還有眼里寬厚的包容,給了他生的希望。
問候他人,互致問候,我們做得好嗎?
問候他人,互致問候,我們都可以做得更好。
當然,這世界太大了,一定會有你不喜歡的人或不喜歡你的人,一個點頭、一個笑臉的呈現,都會讓自己覺得為難。沒關系,內心有多少善意,我們就釋放多少善意,別留著,留著會過期作廢的?傆幸惶,我們會跟自己講和的,因為,時間會讓你越來越清楚,一個人的格局,從來不體現在他如何對待自己,而是體現在如何對待這個世界;一個人的品質,從來不體現在他如何對待地位比他高的人,而是體現在如何對待地位比他低的人。
所以,你的善意,也許一個微笑就足夠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