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志
驚鴻一瞥憶無錫 (散文)
驚鴻一瞥憶無錫 (散文) (修改稿)
年少愛讀書,瀏覽書刊多。久仰無錫,我欲因之夢吳越、夢無錫。
無錫,這個城市的名字值得耐人尋味、優雅別致,富藏歷史、富有詩意、富含哲理。
無錫,沒有錫。無錫有爆魚、玉蘭餅、醬排骨、梁溪脆鱔,還有水蜜桃。
無錫,沒有錫。無錫有一脈吳韻風華,有數條縱橫江河 ,有上善若水的一枕河山,有神機妙算、運籌帷幄的半世韜略。
無錫,沒有錫。無錫有吳越快意恩仇的江湖,有范某執手西施的草廬,有蘇軾對飲松濤的月光,有東林心憂天下的詩書:風聲雨聲讀書聲,聲聲入耳;國事家事天下事,事事關心。
初見無錫、驚鴻一瞥。憶及1986年初夏,我在天津海員學校的報務主任考證培訓班充當領隊,兼作遠洋海運通訊導航英文的輔導老師。程預锃副校長交代給我一個任務:到常州市某某印刷廠提取中遠集團教育處委托印刷、指定分配給我們天遠的遠洋海員教材。領導上關照我:可以先到上海探家三天,而后從上海去常州提書返回天津。
在上海岳母交代給我一個任務,因為她的小女兒剛與一個無錫男孩小邵談戀愛,不明邵家底細,老人有一點兒“搭搭動” 不放心呀,故此叮囑我順便代為去無錫“訪人家”,看一看邵家啥情況。
我按照地址,在無錫火車站下車,乘上一輛公交車,轉乘另一輛公交車,下車后, 我叫一輛”二等車(就是人力自行車)到達太湖之畔的南方泉鎮。到得鎮上,繼續還得叫一輛“二等車”,到真正的鄉下去尋訪邵家。一路上,顛得我血壓升高手腳冰冷,不知東西南北,好不容易到達目的地。方知邵家是大戶人家,白墻黑瓦、詩意庭院 ,不動聲色地訴說著這個大家族的人丁興旺、五谷豐登以及延綿傳承的亙古情愫。
第一次認識無錫,只覺得城市不大,但卻古色古香、亭臺樓閣、小橋流水、曲徑通幽。初見不過是驚鴻一瞥,就因為多看了一眼,從此就令我終生難以忘懷。
星轉斗移,時光荏苒。三十四載春秋,彈指一揮間。我的連襟小邵成為“白頭翁”的老邵。
邵老弟欣喜地告知我:2018年春,無錫市區的市政建設擴展到南方泉鎮,當地原生產隊的農田耕地,農戶的自留地等全被征用,邵老弟僅他的私人名下,在南方泉鎮上就分得了三套半的新商品房。
邵老弟還歡快地告訴我:要想富、先通路。無錫的輕軌已然通達到南方泉鎮。
邵老弟的女兒小婉婉,2008年夏從崇明堡鎮民本中學考入上海理工大學,畢業之后 應聘在上海一家美商醫療器械公司;她的夫君小呂是上海海事大學航海駕駛專業的學生,原籍浙江平湖,工作在上海海警巡邏船。小夫妻倆自購的商品房在浦東。
邵老弟夫妻倆熱情地盛邀預約:靜候日后的哪一個春節,期待著我的女兒小天予帶著她的一家子 正好從挪威回國返滬,讓我們一起到無錫南方泉鎮過年,大家高高興興、開開心心過一個團圓年 快樂年!
無錫,雖說她沒有上海十里洋場的海派,沒有南京虎踞龍蟠的王氣,也沒有蘇州夜泊楓橋的鐘聲,但她卻是小家碧玉、自有風采。無錫獨有名聞遐邇的“錫劇”,曲調優雅抒情,生活氣息濃厚。例如《珍珠塔》《雙推磨》《紅花曲》,其婉轉悠揚的唱腔里,凝集濃縮了無錫之城的歷史印痕和文化性情。
無錫,古老的城市邁上了新時代。江南無所錫、贈君一抹春?菽痉甏,欣欣向榮,綻放出陽光雨露、生機勃勃的新芽。
無錫人,智慧勤勞勇敢的人民,創新生活在新時代。我海軍舟山基地通訊兵戰友,兩位吳大姐、一位高大姐,有幸被轉業安置在國家六機部設立在無錫的國營工廠,安居樂業。 嘗口錫幫菜,方知生活甜。春風浩蕩、精神煥發。
上世紀七八十年代,無錫是全中國鄉鎮企業的發源地,曾憑借“四千四萬”精神,成為“蘇南模式”的光輝典范 。愿繼往開來、鯤鵬展翅。
騰飛吧,
無錫!
前進吧,
祖國!
(the end)
(字數:1481 )
——作者:王德章
中遠海運(天津)退休報務員
中國遠洋海運作家協會 會員
電話:
180~191~31897